作者:周暮蝉
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的90多名研究人员最近辞职。
科研人员辞职在当今时代早已不是新闻,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时代里,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内在遵循市场调控机制,本身也是社会活力的表现。但是如此大规模的集体辞职,有关科研人员放弃科研单位的编制岗位,其中不少甚至放弃分房等福利,这就令人诧异。而且,事业单位辞职程序繁琐,核安全领域还需考虑脱密期等额外要求,这种集体离职又是如何快速获批的?这样的毅然决然和干净利落实在事出反常。
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对这个话题的一些赞美性的回答,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看似更有说服力的内部启示,如单位领导换届后的派系纠纷、内部改革损害了职工特定部分的利益、一线研究人员的辛勤工作等。这种调查和调查不仅是研究所长期发展所必需的,而且还负责国家核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入合肥,这一历史机缘为合肥乃至安徽蓄积了无限潜能。近年来,安徽成为华东三省一市的后起之秀,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落户合肥,中科大还孵化了科大讯飞等一批掌握领先核心科技的独角兽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这些都不离开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科学岛为其办公室留下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它以其强大的磁场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现在,科学岛上的科研人员,原因是什么,值得探索。
(作者媒体评论员)